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、稱述功德的文字。后來成為一種文體,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。
銘:[ míng ]
部首:钅筆畫:11五行:金五筆:QQKG
基本解釋
1. 鑄、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、事跡或警誡自己的文字 :~刻?!摹!尽D怪尽?。座右~。
2. 在器物上刻字,表示紀念,永志不忘 :~記?!?。~骨?!T肺腑(喻永記)。
3. 中國古代用于銘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種文體,如《文心雕龍》有《銘箴》篇。
拓展資料:
1、刻骨銘心[ kè gǔ míng xīn ]
銘刻在心靈深處。形容記憶深刻,永遠不忘。
2、銘記[ míng jì ]
牢記在心中 ?;驎r刻銘記
3、鐫心銘骨[ juān xīn míng gǔ ]
鐫:雕刻。形容永記不忘。
4、銘心鏤骨[ míng xīn lòu gǔ ]
形容感受極深,永記不忘。
5、銘肌鏤骨[ míng jī lòu gǔ ]
“銘”,普通話讀音為míng。“銘”的基本含義為鑄、刻或寫在器物上記述生平、事跡或警誡自己的文字,如銘刻、銘文;引申含義為在器物上刻字,表示紀念,永志不忘,如銘記、銘心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銘”也常做動詞,表示牢記不忘,如銘刻于心。